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2017-08-05 IP属地 广东5120
核心提示:1小鹅瘟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0日龄的雏鹅。病鹅精神萎
    1 小鹅瘟
    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0日龄的雏鹅。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有时出现颈扭曲、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消化道特征性病变,肠道发炎严重,弥漫性出血。肠腔内有大量渗出物和伪膜脱落,在小肠中段和后段内形成腊肠状栓子堵塞肠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20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
    防治措施:①在种鹅产蛋前30天注射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雏鹅要注射小鹅瘟弱毒苗。②对病鹅群注射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以增强雏鹅的抗病力。
    2 流行性感冒
    该病多因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引起。多见于雏鹅,常在冬、春季节发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鹅食欲不振,怕冷挤堆,呼吸困难,流泪,流鼻液,频频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污湿蓬乱。病程一般为3~5天,有的症状出现数小时即死亡,死前严重下痢。剖检可见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有呈半透明的渗出物,肺充血。心内、外膜瘀血或出血,浆液性纤维性心包炎。也有皮下、肌肉出血等病变。
    防治措施:①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加强饲养管理,冬春季节尤要注意保暖。②该病多发地可以进行灭活苗预防接种。③选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如用青霉素2000IU/只饮水,连饮3天;肌肉注射链霉素5万IU/只, 2次/天,连用2天。
    3 禽霍乱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最急性型病鹅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呈急性型,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闭眼呆立;严重下痢,粪便呈灰黄色或污绿色。严重时呼吸困难,张嘴伸脖,最后因麻痹虚脱而死亡。急性可转为慢性,病鹅长期拉稀,逐渐消瘦。典型病变在肝脏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的坏死点,心冠状脂肪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①注射禽霍乱菌苗进行防治。②发现疫情及时治疗。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4 曲霉菌病
    常因饲料、垫料潮湿被霉菌污染,长出大量孢子,鹅吸人或采食曲霉菌孢子而引起感染,多发生于雏鹅。病鹅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气,精神萎顿,闭目昏睡,眼鼻流液,有"甩鼻"表现,后期可见拉稀症状。典型病变可在肺、气囊和气管及支气管中发现粟粒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有时在肺、气囊、气管或腹腔内肉眼即可见到成团的霉菌斑。
    防治措施:①禁止用发霉的草、饲料及垫料,平时注意消毒,加强通风。②发病时用制霉菌素拌料进行治疗。
    5 软脚病
    主要因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以及维生素D缺乏或长期饲喂单一饲料而引发。另外舍内潮湿,空气不流通,阳光照射少也可引起此病。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雏鹅尤易发生。病鹅表现脚软无力,常伏卧于地,生长缓慢,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防治措施:①此病以预防为主,要合理配制日粮钙、磷的含量及比例,维生素D的喂量要充足。让鹅充分运动和日光照射。②给病鹅喂鱼肝油和钙片进行治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