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2017-07-14 IP属地 火星中国农网小小1680
核心提示:由于前断时间天气高温潮湿,是猪病高发季节,猪高热性疾病,主要有非典型性猪
    由于前断时间天气高温潮湿,是猪病高发季节,猪高热性疾病,主要有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等,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饲养管理规范的猪场发病少,管理不规范的猪场及散养户发病较多。
    发病原因
    仔猪补栏不规范  最近由于猪价上扬,不少猪场大量补栏。一些猪场不是从管理规范的种猪场引进,而是从交易市场引进。由于猪只来源复杂,免疫情况不一,加之对猪源地的疫情不了解,引进后发病、死亡率高,损失严重。同时由于没有进行隔离,个别猪场不仅引进的猪发病,还造成原存栏猪的发病。
    饲料使用不规范  有的猪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购进低价玉米,客观上导致饲喂霉变饲料。由于霉菌毒素的存在,使猪的免疫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有的猪场饲喂宾馆饭店的泔水,由于蒸煮消毒不严格而造成发病。
    饲养管理不规范  有的猪场选址不科学,离交通干线、村庄太近,又没有围墙,四通八达,卖兽药饲料的及猪贩子随意出入;粪尿处理不规范,污水横流,蚊蝇滋生,消毒不严格,为猪病发生埋下隐患。
    免疫接种不规范  不少猪场免疫计划制订不科学,或者不符合本场实际,随意使用别人推荐的免疫程序。有的猪场预防猪瘟仅用猪三联苗,不仅剂量不足,20头份的疫苗注射15头~16头猪,有的仅注射一次。有的猪场注射猪瘟疫苗7天~15天后又注射猪三联疫苗,造成免疫失败,诱发猪病。
    个别猪场病死猪处理不规范  生病猪不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疫情在不同范围扩散,给防疫工作带来隐患。
    防治措施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要从管理规范的猪场引种,并隔离观察7天~15天无异常后方可混群;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饲养,最好全进全出;饲喂优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按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粪尿及病死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病猪的治疗  一旦发病,要进行鉴别诊断。对疑似猪瘟的要紧急接种猪瘟疫苗,最好使用猪瘟淋脾组织疫苗。先接种健康的猪,每头猪4头份;然后接种病猪,每头猪8头份~10头份,配合使用转移因子效果更好。对疑似猪流感的可用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六甲氧配合黄芪多糖或病毒灵,连续用药3天~5天。对于混合感染的,如有非典型性猪瘟,要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病猪用头孢唑酮、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配合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天~5天(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试验);对健康猪可用氟苯尼考、土霉素配合黄芪多糖拌料,多饮加电解多维干净水。如有附红细胞体病,可用贝尼尔、黄色素、四环素等,一定要按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并做好消毒工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