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黑胫病介绍

   2017-08-04 IP属地 广东3330
核心提示:甘蓝黑胫病,又叫根朽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菌除为害甘蓝外,还可为害花椰菜、油菜、白
    甘蓝黑胫病,又叫根朽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菌除为害甘蓝外,还可为害花椰菜、油菜、白菜、芜菁、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幼苗。苗期被害,子叶、幼茎和真叶均出现灰白色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茎基部因溃疡而容易折断,严重时导致病苗死亡。轻病苗移栽后,向茎基和根部蔓延,形成紫黑色条斑,或造成主根和侧根腐朽而致病苗死亡。有时也可为害老叶,叶上产生不定形或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粒点。 识别要点:主要为害幼苗子叶和幼茎;病斑灰白色呈圆形或椭圆形,上散生有很多黑色小粒点。 
    二、发病规律 
    1.病原菌 甘蓝黑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黑胫茎点霉菌Pho-nmalingam侵染所致。 
    2.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留在病残体上的病菌,遗落在土壤中和堆肥中越冬,或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在带病的甘蓝种株上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2―3年。第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田间主要靠雨水和昆虫传播。带病的种子,播种后病菌可以直接侵害子叶造成发病,随后侵染幼茎。病菌侵入后,可以侵害薄壁组织和导管(又叫维管束),在导管中蔓延,使导管变黑。以后病菌又越冬,如此循环。 
    3.发病条件 
    (1)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例如育苗期湿度过大时或有雨水时,病害发生就比较重。一般湿润多雨或雨后高温,病害就容易流行。相反,如果在干旱的条件下,病害就受到抑制或者不发生。 
    (2)发病与种子的关系 若播的是带菌的种子,而且未进行种子消毒,播后无病地变成病地,病地则病害加重。 
    (3)发病与栽培的关系 病地连作发病重,浇水过多,或施带菌的粪肥发病也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