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塑料暖棚养猪常见疾病防治

   2017-07-14 IP属地 火星养殖商务网小小4800
核心提示:塑料暖棚养猪,由于周期短、饲养密度大、棚舍的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湿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等
    塑料暖棚养猪,由于周期短、饲养密度大、棚舍的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湿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等因素,是造成猪只发生各种疾病的主要诱因。如果不加以重视,将给暖棚养猪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对暖棚舍养猪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达到减少损失、保障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治疗要精益求精
    虽然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是,一旦发生疾病,首先要及时隔离观察,尽快确诊。确诊后及时治疗,精心护理,要早发现、早治疗,力争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用药要合理,剂量要适中,剧毒性药品要慎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要严防药品浪费。对无治疗价值和治疗无效的病弱猪,要及时淘汰。
    
    (二)药物预防
    
    猪群除了部分传染性疾病可使用疫(菌)苗注射来加以预防外,许多传染病尚无疫(菌)苗或无可靠疫(菌)苗用于预防,使一些在临床上已有发生而不能及时确诊的传染性疾病可能蔓延流行,甚至造成大面积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对整个猪群投喂药物,进行群体预防和控制。
    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为低残留、高效、不超量、不超疗程,严格执行休药期。
    
    (三)检疫和防疫记录
    
    规模猪场应设兽医化验室,有兽医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对猪群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对猪群中常见病及发病状况的资料收集分析;监测各类疫情和防疫措施的效果;对猪群健康水平做出综合评估;检疫与疫病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疫病发生的危害度进行预测预报,这是开展疫病净化的基础。做好接种疫(菌)苗种类、免疫剂量、免疫时间的原始记录,并记录每次接种后的临床表现情况,如发病日龄、发病头数、发病种类、发病率、病死率、治疗及扑灭措施等。
    
    (四)疫情扑灭与上报
    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隔离、确诊,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确诊是发生了A类传染病(猪瘟、口蹄疫),应在24小时内及时上报所在地兽医部门,由上级部门统一处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