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高产的技术

   2017-08-04 IP属地 广东北京现代农业信息网1850
核心提示:毛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大型散生竹种。它具有竹大笋多,可持续利用,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现将其高产栽培
    毛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大型散生竹种。它具有竹大笋多,可持续利用,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
    竹林必须在气温不低于-15℃、年降雨量500至2400毫米、300至1000米高的低山丘陵地区,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生长的毛竹林作经营对象。
二、深翻弃废
    深翻一般在冬季进行,深度以30至50厘米为宜。深翻时要尽量避免损伤竹鞭和笋芽,同时要弃除石块、树根、老竹鞭等不利于竹鞭生长的废物。
三、合理施用肥料
    出笋、发叶和换叶期应多施氮肥,夏施换叶肥,冬施孕笋肥。在6至10月挖鞭笋期间,应增施“发鞭肥”3次,6月中旬每公顷沟施氮、磷、钾复合肥750公斤;7月上旬每公顷施人粪尿35000公斤;8月下旬每公顷沟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1000公斤。在竹林隔3米开横沟,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施肥后覆土。次年夏秋可在沟中挖取鞭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