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赶紧促苗排湿

   2017-08-04 IP属地 广东中国农业网5500
核心提示:问题:基本苗普遍不足“受播种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区域小麦出苗不够整齐,基本苗
    问题:基本苗普遍不足
    “受播种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区域小麦出苗不够整齐,基本苗不足,地块之间极不平衡,同一田块内也不均匀。稻茬小麦仍以免耕撒播为主,播后土表干旱,出苗迟缓,基本苗明显低于常年。简阳、中江、三台等老旱区,旱地套作小麦受干旱的影响也比较大,凡是播种时没有用粪水淋窝子或浇水的地块,苗子都偏少,且长势很弱,生长量显著不足。”对我省小麦生产当前存在的问题,汤永禄一语中的。
    对策:以“促”为主抓好田管
    针对存在的问题,汤永禄根据小麦阶段发育进程和天气变化特点,提醒农民朋友以“促”为主,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对群体偏小、生长量不足或缺肥翻黄的麦田,尽快追施速效化肥,促进大分蘖生长和小花分化,以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弥补群体的不足。
    旱区没有粪水或缺乏劳力的,可先将尿素撒于麦带上,再划锄松土,利用当前良好的土墒和逐渐增多的雨水,使肥料融化于耕作层中,以利麦苗吸收利用。具体操作办法:
    平原区稻茬麦 稻茬小麦基本苗普遍不足,目前已经或正在拔节,应抓紧追拔节肥、灌拔节水。每亩追施6-10公斤尿素,促进大分蘖生长和小花分化。施用方式,最好先灌水,待田间基本无明水后随即撒施肥料。
    对少数群体较大、生长偏旺的田块,或植株偏高的品种,如果正处于拔节阶段,可喷施矮壮素或矮丰等生长延缓剂,以降低株高,控制倒伏。喷药注意均匀,不能过多过重,否则影响产量。
    丘陵区旱地 川中浅丘麦区是我省小麦生产的主体,以套作小麦为主。三台、中江、简阳等老旱区,由于受干旱影响,基本苗普遍不足,群体小、长势较弱,也有相当部分麦田因播种偏迟,导致群体偏小。加上旱坡地耕层瘠薄,后期易受干旱影响。因此,当前总体上应以“促”为主,对群体小、长势弱或缺肥的地块,每亩套作小麦追施尿素5-8公斤,以促进生长和小花分化。盆地麦区有效磷普遍较缺,最好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尽量将化肥兑在粪水中施用,实在不行,也要结合划锄工作,将肥料施于表土中,增强肥效。
    清沟排水 平原和丘陵的稻茬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害,特别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湿害的敏感时期。若土壤过湿,根系活力下降,吸肥功能减弱,严重田块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降低。因此,要在春雨来临之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强化清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