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死亡是啥原因

   2017-08-04 IP属地 广东三峡农业科技网1590
核心提示:杜鹃死亡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土壤碱性粘性杜鹃属须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值5.5至6.5
    杜鹃死亡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土壤碱性粘性杜鹃属须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值5.5至6.5,以透水性强、含丰富腐殖质培养土为宜,培养土配制后应杀虫灭菌或高温消毒后才能使用。粘土通透性差,碱性土会造成花小,茎叶、枝梢干枯,甚至死亡。
    
    通风换气不良杜鹃性喜凉爽,空气清新,通风不良易形成高温、燥热的环境,且易发生褐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应改善通风条件,用清水喷洗枝叶,增加湿度,同时减少浇水量。
    
    长期光照不足杜鹃花色艳,花期较长,放在室内,植株体内养分大量消耗,而光合作用又受影响,养分不能及时补充,会出现植株不明原因地枯萎死亡。夏季需遮阴,以免强光灼伤叶片,但春季、夏初及冬季均应在上午接受光照,避免长期置于较弱光线下。    
    水肥使用不当由于杜鹃根系纤细,因而怕干又怕涝。浇水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如果经常处于水分过多的状态,易引起烂根死亡。应适度浇水,土壤见干见湿,保持空气湿度在70%以上,冬季严格控水,保持土壤微潮即可。杜鹃不耐大肥,尤忌浓肥和生肥,如施入臭鸡蛋、死畜禽等未经腐熟的生肥或浓度过大的化肥,易烧根而使植株枯萎死亡。施肥时应注意量少,如需肥量较大,可增加施肥次数,同时,增施少量硫酸亚铁。10月停肥,以免萌发新枝,影响安全越冬。  
    换盆不够及时常年不换盆会出现株大盆小,根系过多过长,盘结过密,在盆内无法舒展,养分耗尽,日久衰竭死亡。因此,每3年至少换盆一次,将植株从旧盆中脱去,剥去部分宿土,使须根散开,剪去过长的须根和病根、枯根,换上新的培养土,促进根系新陈代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