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措施

   2017-08-01 IP属地 火星4280
核心提示:入夏以来,由于低温多雨,至使部分大豆田发生除草剂药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皱缩而扭曲,叶片上有灼烧状病
    入夏以来,由于低温多雨,至使部分大豆田发生除草剂药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皱缩而扭曲,叶片上有灼烧状病斑,严重的生长点坏死。主要表现为作物生长发育受阻,抑制作物生长,产量品质下降,产品风味变劣等。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为:
    解除除草剂对作物的抑制作用可使用促进型植物生长调解剂,如赤霉素、生长素等,不能用抑制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烯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内源激素与作物有亲和性,使用过量,作物吸收后能自身调节,对作物安全,如益微、康凯、丰业、圣丹生物肥等。
    1、及时铲趟:大豆出苗后应铲前垄沟深松或趟1犁,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湿,趟深15~20厘米左右。第 1次趟地后7~10天进行第2次趟地,趟深10~12厘米左右。及时铲趟有利于提高地湿,消灭草荒,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2、缓解药害:用益微增产菌450~600毫升/公顷喷雾,或用0.13%康凯生物制剂调节剂每公顷30克兑水喷雾,或用0.5%芸苔素每公顷30毫升或用盛之丰植物酶激素活剂每公顷120毫升兑水喷雾。
    3、喷施叶面肥:大豆初花期公顷喷施1~2%尿素溶液加富尔655或加大民先锋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