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处理好 蚕病发生少

   2017-08-01 IP属地 火星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1870
核心提示:蚕农一般很重视对蚕宝、蚕具和蚕体的消毒,而对蚕沙(蚕粪)的处理往往大意。一年三四次养蚕,若
    蚕农一般很重视对蚕宝、蚕具和蚕体的消毒,而对蚕沙(蚕粪)的处理往往大意。一年三四次养蚕,若对各次蚕沙处理不当,很容易诱发蚕病,导致经济损失。
    有资料表明,春蚕的带菌蚕沙放置15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75%;晚秋蚕带菌蚕沙放置一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60%,7天后发病率可达100%。蚕沙不仅隐藏着浓病的病原物,也是僵蚕病的真菌孢子、空头软化病的病毒、蚕细菌软化病等多种蚕病病菌繁殖和传播的场所。
    怎样正确科学处理蚕沙?在养蚕过程中,及时把蚕沙收集起来,加入5%生石灰拌匀,再加入知量的水,堆成1米以上的高堆,覆上薄膜,让其高温发酵。当蚕沙堆内温度达60℃~70℃时,通过一周左右时间发酵,其中的病原菌基本被消灭。一个月后,再把蚕沙堆扒开上下翻动均匀,使其充分腐解,则杀菌彻底。最后,用作鱼饲料或肥料,就十分安全可靠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