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病防治技术:狐脐炎

   2017-08-01 IP属地 火星2700
核心提示:狐脐炎是狐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伴发兴奋性增高和癫痫性发作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1
    狐脐炎是狐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伴发兴奋性增高和癫痫性发作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 
    1.病原 本病病原为狐腺病素,又称狐脐炎病毒。病毒抵抗力较强,耐酸和乙醚,能耐70%酒精处理。4%来苏儿,2%氢氧化钠和20%漂白粉等消毒药可杀死。我国分离的狐腺病毒与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基本相同,在4℃条件下能凝集豚鼠、鸡和人O型红细胞。 
    2.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8~10月龄幼狐易感,病死率10%~20%。本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地方流行性是本病的特点之一,被污染的兽场在多年内对幼狐常有发生,大体上在夏季和秋季(7~10月)发生,流行期的延长和一定程度接触传染是本病的又一特征。 
    3.临床症状 潜伏期6~7天,体温升高,流鼻液,腹泻,眼结震颤。继而兴奋,肌肉痉挛性收缩,对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后期共济运动失调,精神沉郁、迟钝,出现偏瘫或截瘫,病程约2~3天,多以死亡告终。本病慢性经过时,引起母狐流产、难产,产后最初几天仔狐死亡。 
    4.解剖病理改变 脑实质、脑膜和脑脊髓出血,心内膜、胸膜、胰腺和肺均出血,肝肿大出???
    5.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原检查、分离和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 
    6.防治 (1)预防:加强卫生防疫,定期消毒。病兽及时隔离。从国外引种,必须加强海关检疫工作,隔离观察1月,无病才能运回。 (2)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可试用中药如双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等研末,内服每只狐5克,1天2次,连用3~5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