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栽培和利用

   2017-07-27 IP属地 火星三峡农业信息网5920
核心提示:近年来,紫花苜蓿在我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推广,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庞大的根
    近年来,紫花苜蓿在我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推广,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庞大的根系和高效的生物固氮作用,使之逐步成为我省退耕还林(草)、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选择和使用的主要牧草作物之一。
品种选择。紫花苜蓿属多年生牧草,在我省耐高温、抗湿是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品种选择上很重要,我省一般选用秋眠性指数6-7的品种较为适宜,此外还应根据种植目的、土壤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参照粗蛋白质含量、产草量、抗病虫害能力等确定适宜品种。
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喜欢土层深厚、干燥、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适应性较为广泛,在我省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均能良好生长。但注意酸性土壤地区,应定期施加石灰降低土壤酸性,贫瘠的土壤应施入适量的底肥,利于根瘤的早期形成,播种期可选择春播、夏播、秋播或临冬播种。春播当土壤温度稳定超过5℃时即可播种;夏播应选用短季禾本科或油料作物作掩护播种或套播;秋播应在初霜期来临前60天左右完成,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冬播常采取临冬寄籽播种方式,播种量为每亩1-1.5公斤。有条播和撒播之分,深度2-3厘米(粘土不超过2厘米为宜);收草田常用条播,行距30厘米均匀播种,播后镇压保墒。紫花苜蓉苗期生长缓慢,春播容易受到杂草危害,注意清除杂草和保持土壤墒情;夏播注意遮荫防晒;秋播注意幼苗生长期,土壤封冻前足水灌溉,可防冻抗旱,增强幼苗越冬能力,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利用和管理。紫花苜蓿多以青刈利用为主,在孕蕾初花期刈割,留茬高度5厘米左右,霜冻前30天应当停止刈割。每次刈割后应立即灌水,如适量追施磷钾复合肥,产草效果更佳。紫花苜蓿可制成优质青干草、草粉、草颗粒或配置全价配合饲料,与禾本科牧草或青刈玉米混合,可制成上好的青贮饲料,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可建成高产优质的放牧草场,此外,紫花苜蓿还能作蔬菜食品和蜜源植物。紫花苜蓿适口性很好,对牛羊等反刍家畜,采食过量易引起鼓胀病,应注意控制适当采食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