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性状的选择

   2017-07-09 IP属地 火星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5230
核心提示:由于繁殖性状遗传力低,一般认为难以通过个体选择得到遗传改良。纵观所采用的选择方法,大致有多世
    由于繁殖性状遗传力低,一般认为难以通过个体选择得到遗传改良。
纵观所采用的选择方法,大致有多世代选择、家系指数选择、高繁殖力选择、后裔测定、母猪生产力指数、间接选择等,动物模型BLUP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见育种值估计与育种新技术应用),大大加快了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进速度。
正如英国猪育种学家webb(1999)预计,BLUP、梅山猪和ESR基因的可能效应加以综合,在未来10年内,窝产活仔数的遗传改进量将可能达到4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