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治疗仔猪白痢

   2017-07-10 IP属地 火星大财1270
核心提示:仔猪白痢发生于30日龄内的仔猪,尤以出生后3~20天的仔猪发病多。该病流行广,传染快,如不及时治疗或
    仔猪白痢发生于30日龄内的仔猪,尤以出生后3~20天的仔猪发病多。该病流行广,传染快,如不及时治疗或治法不当,常成群死亡,养猪业危害甚大。发病的诱因及母仔的营养状况不同,对出现的也症状不同,区分四个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一)细菌性白痢 由于仔猪消化机能的减弱等不利因素和因母猪乳头不清洁或乳汁过少,仔猪喝了带有粪尿的污水感染细菌而发生下痢。粪便稀薄,呈淡黄色或瓦灰色,带有气泡和粘液,有的混有少量血液,这种白痢的粪便气味特别腥臭。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和母猪乳头清洁,经常用煮开待凉的米泔水给仔猪自饮解渴,发现白痢及时治疗、消毒,防止相互感染。
    治疗方法:(1)用黄连素注射液,每只仔猪交巢穴注射2毫升,每天2次,连续2天;(2)口服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克,日服2次,连服2天。
 
   (二)寒湿性白痢 主要是由于气候的突变,寒冷侵袭,栏内阴暗潮湿,仔猪肚子受凉而发生下痢,粪便淡黄或绿色,稀薄无臭味。
    预防措施:保持栏内干燥,做到冬暖夏凉。
    治疗方法:(1)清凉油擦仔猪肚脐,每日2至3次;(2)用鲜马尾松叶0.5千克切细煎水分2次喂母猪。(3)鲜艾叶炒焦研末,按每头5~8克的用量,用红糖水调成糊状,用药匙送入仔猪舌根部,每日1~2次。
    (三)贫血性白痢 由于母猪体弱,泌乳量不足,使仔猪因营养不良发生下痢。患此类型病的仔猪,皮肤及可视粘膜呈苍白色,粪便呈灰白色。
    预防措施:加强体弱母猪怀孕期的饲养管理,实行精、青、粗料的合理搭配,到母猪怀孕后期,补喂含钙量高的饲料。同时对仔猪提早补料,可用少量食盐加骨粉炒米让仔猪自食。
    治疗方法:(1)用10%葡萄糖注射仔猪交巢穴,每日1~2次,每次2毫升,连续注射2~3天;(2)陈荞麦炒熟,让仔猪自食;(3)用野生鲫鱼煮熟喂母猪,每次0.5千克,连续3~4次。
    (四)脂肪性白痢 由于母猪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含量过高,仔猪食后消化不良而发生白痢。粪便呈糊状,粘稠,带黄白色,有腥臭味。
    预防措施:减少母猪精料,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比例,控制仔猪吃乳次数,用浓泔米水煮开待凉后喂仔猪。
    治疗方法;山渣、麦皮、陈皮、六曲、龙胆草按每头仔猪各服10克的总量,共研细末过筛,分3次调成糊状,日服1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