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细菌性叶斑病

   2017-07-22 IP属地 火星蔬菜病虫害智能识别防治系统网2840
核心提示: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现橘红色近圆形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橘红色至暗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现橘红色近圆形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橘红色至暗褐色坏死斑,略凹陷,后期易破裂穿孔,严重的叶上布满病斑或多个病斑融合,致叶片干枯。
病原Pseudomonas  fluorescensbiovarⅡ(Trevisan)Migula称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生物型Ⅱ细菌,属细菌界薄壁菌门。菌体杆状,短链生,有荚膜,无芽孢,大小0.42~1.25×0.83~2.08(μm)。1~3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或带菌种子越冬,条件适宜时从长叶莴撞叶片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并形成系统侵染,靠带菌种子及借雨水或昆虫及带菌肥料传播扩展,高温高湿有利该病发生,适温为25~26℃,最高38℃,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1)提倡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播前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拌种。(2)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或腐熟的有机堆肥。(3)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要特别注意通风散湿,防止湿度过高或持续时间长。(4)发病初期喷洒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0%叶枯唑800倍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