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下痢的综合防治

   2017-07-21 IP属地 火星阿天2490
核心提示:哺乳仔猪白痢和黄痢在通称为下痢。该病发病率高,传染迅速,虽大部分可治疗,但愈后
    哺乳仔猪白痢和黄痢在通称为下痢。该病发病率高,传染迅速,虽大部分可治疗,但愈后常转为生长迟滞甚至成为“僵猪”,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仔猪下痢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 消灭体外病原体,切断传染源,对圈舍的地面、墙壁和栏柱每周定期消毒1次。
    2 改善环境,夏秋两季尽量开窗通风,保持舍温在15~20℃之间,超过25℃以上,要定时向空间喷水,任其自然落地。冬春保育箱3日龄内保持28~30℃,吃奶时拿出,吃完奶装入,6~15日龄保持15~28℃自由出入,勤换垫料。
    3 5日龄开始诱导饮水,7日龄开始人工诱食。每天分6次定量喂给。切忌仔猪过食,早饮水早开料解决仔猪渴欲又锻炼了仔猪消化能力,是防止发生两痢的主要措施之一。
    4 避免母猪偏肥,预防“胎饱”和“奶硬”。母猪偏肥,营养过剩,酿成胚胎期“胎饱”或酿成产后乳量大,乳汁浓,乳脂率高。“胎饱”常在出生后呈现黄色水样下痢:奶“硬”常使仔猪难以消化,如两者同时存在,就更加难治,措施是改群饲为单栏饲养,限量饲喂。
    5 哺乳期尽量避免应激反应,固定猪舍,做好迁舍周密计划。
    6 对患猪辨证施治
    6.1 凡生后健壮,腹围膨满,不久即排黄色油样水便的视为“胎饱”致病;凡日龄稍多排灰黄色粘度大的稀粪,粘着肛门尾根,镜检只有少量菌株的视为奶“硬”致病:治疗以母猪减料,减,少仔猪哺乳次数为主,对仔猪口投乳酶生等助消化药,肌注肠道抗菌药,连续7d为1疗程。
    6.2 凡镜检菌株量大而又可排除奶“硬”的,依粪便色泽和形状,确认为黄痢或白痢,对患猪肌注肠道抗菌药,必要时,同时口投肠道抗菌药和经腹腔补液,对同窝仔猪经口投服(或拌在补料中)肠道抗菌药,连续7d为一疗程,为避免产生抗药性,一个疗程内不用两种药品,全厂在一定时期内只用一种药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