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2017-07-21 IP属地 火星2460
核心提示:一.发病情况:11月,在商河龙桑镇一养殖户所养的2000羽肉仔鸡在育雏期间的第三天开始发病,表现拉稀便、精
    一.发病情况:11月,在商河龙桑镇一养殖户所养的2000羽肉仔鸡在育雏期间的第三天开始发病,表现拉稀便、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翅下垂,少数鸡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投一些药物,但效果不佳,且死亡开始增加,至第6天时,已达到每天死亡10-20只,且采食开始下降,大群精神更加沉郁。 
 
    二.临床症状:雏鸡精神不振,闭眼嗜睡,个别鸡煽动翅膀,尖叫不安,有的鸡张口呼吸,排稀便或水样便,呈灰白色、黄色,多数腿干燥、脱水。  
    三.剖检变化:雏鸡卵黄囊壁水肿,卵黄吸收不良;肝脏肿大,肝表面被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肠粘膜弥漫性充血、出血;心脏被一层纤维性渗出物覆盖;气囊浑浊,并与肠壁粘连、肺脏出血,腺胃壁呈绿色;个别鸡有腹水。  
    四.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诊断为大肠杆菌病。  
    五.治疗:  
    1、根据用药史及发病程度,使用富络欣可溶性粉,第一天2袋,以后每天各1袋,连用4天。2、在饲料中3倍量投服VC保健粉。同时饮用齐鲁电解多维。  
    六.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后两天,鸡精神明显好转,采食量、饮水量开始回升,死亡率也减少到每天3-5只,用药后四天基本控制了死亡,大群基本恢复正常。 
 
    七.分析与建议:  
    1、由于大肠杆菌病是肠道内正常菌,广泛存在于饲料、垫料、禽舍内的灰尘中,当条件适宜,特别是由于雏鸡抵抗力弱,温度的变化等因素,这样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便表现出来。  
    2、由于初生雏鸡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较晚,加之经常在育雏期间,使用大量抗生素,这样便造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紊乱,使肠道菌群不平衡,造成拉稀。  
    3、由于种蛋在孵化过程中,感染了大肠杆菌,孵化出的雏鸡缺乏活力,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膨胀,在2-3日龄时死亡增多,所以在育雏期间一定要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通风,减少应激,尽量少用抗生素,特别是对机体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15639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3297号